关于开展2022年常州大学国际化教育教学改革与 创新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
发布时间: 2022-01-24 已浏览: 1556 次 |
各相关学院、部门: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会议精神,促进江苏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建设,紧扣“六高一化”高品质国际合作交流建设任务,鼓励和支持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开展国际化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学校决定开展2022年国际化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课题申报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型与选题依据 国际化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课题类型分为教育对外开放质量提升工程培育专项课题、教育教学研究专项课题、教育管理专项课题。 教育对外开放质量提升工程培育专项课题应聚焦“十四五”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培育建设和高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培育建设。 教育教学研究专项课题应围绕学校国际化教育重点工作开展相关专题研究,聚焦学院、学科的建设发展,着力解决国际化教育领域重点突破的问题,形成具有可落地推广的教育改革和教学研究成果以及解决国际化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聚焦课程教学、导师指导、能力培养、质量提升,促进国际化教育观念、标准条件、教学模式和手段方法创新的研究项目。该类课题主要基于成建制留学生专业以及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展开。 教育管理专项课题应围绕常州大学“十四五”目标中教育国际化的目标开展专题研究,聚焦我校教育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来华留学生招生和日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招生和日常管理、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聚焦发挥常州大学石油石化专业特色招收来华留学生和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留学生的优势和实现途径研究,聚焦我校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招生、管理和培养研究;聚焦如何在后疫情形势下推进我校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项目开展研究。该类课题主要基于来华留学生招生和管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和管理,常州大学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宣传和管理展开。 项目选题研究方向可参考申报指南(附件1),项目名称自拟。 二、项目经费 教育对外开放质量提升工程培育专项课题: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培育资助经费为5万/项,国际联合实验室培育资助经费为3万/项;教育教学研究专项课题资助经费为1万/项;教育管理专项课题资助经费为0.5万/项。课题立项后,一次性拨付全部经费。 三、申报条件 项目负责人应为我校留学生研究生导师,中外合作办学及成建制留学生招生专业负责人,从事来华留学、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相关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或教育教学管理经验。教育教学研究专项课题负责人应具备高级职称。 课题负责人不得同时申报两个课题,且课题负责人只能为一位。 四、课题申报 符合条件的人员自愿申报,申报人填写《常州大学国际化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计划书》(附件2),教育对外开放质量提升工程培育专项课题: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培育建设另需填写江苏省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数据汇总表(附件3),国际联合实验室培育建设另需填写江苏省高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数据汇总表(附件4),纸质材料一式三份,报所在学院或部门。各学院或部门负责申报材料的审核汇总,于2月18日下班前报送国际处综合科(地点:明行楼505室,联系人:陈亚丽,电话:86330264),电子版发送至charlie@cczu.edu.cn 。 五、立项评审 国际处对相关学院或部门汇总申报材料进行复核,组织专家评审,确定立项名单,公示无异议后,给予经费支持。 六、项目管理 课题研究实施年限为1年。2022年7月开展阶段检查,着重检查课题的进展、经费使用等情况。2022年11月15日前完成年度结题验收,按立项要求进行教研成果和经费使用验收,课题经费必须于验收前全部使用,未使用的经费将收回。阶段检查后认定项目承担者不能继续开展研究工作的,应停止资助;如发现在课题研究中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将追回资助。课题可延期1年,且只能延期1次。结题验收后,国际处颁发结题证书。 申报的研究课题必须明确课题预期的研究成果。发表的研究论文必须与课题高度相关,并写明项目编号。 结题要求:教育对外开放质量提升工程培育专项课题需对照所填数据汇总表,完成目标任务;教育教学研究专项课题主持人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省级以上期刊公开发表与课题相关的教研论文不少于2篇;教育管理专项课题主持人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省级以上期刊公开发表与课题相关的教研论文1篇。以上成果第一完成单位须为常州大学。 课题经费的使用范围包括:资料费(含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打印、复印费,图书等文献资料的购置费),消耗材料费,为完成课题参加的学术会议费、必需的调研差旅费,与研究课题相关的论文、著作出版费及成果鉴定费。资助经费不得用于与研究项目无关的开支。 特此通知。 常州大学国际交流处 2022年1月24日
|